【迎新季】從萌新到“行家”,我的職場闖關秘籍 |
|
|
|
倏忽間,由水利設計轉崗至房建設計項目的我已經在設計院設計中心上班兩年了。從初執畫筆的忐忑到如今能夠獨立完成部分設計任務,再到崗位調整的轉變,對我而言不僅是一場思維與技能的全面升級,也是珍貴的成長歷程。 至今記得,剛入職時面對建筑結構、空間布局等全新課題,我因為知識斷層的焦慮不安。沉靜下來后,我以“歸零”心態重拾學習熱情——研讀規范、虛心向師父和同事請教、積極參與方案討論……慢慢地,我逐步形成了能隨意將水利項目中積累的系統性思維轉化為建筑空間的邏輯構建思維能力。 從生疏到熟練操作建筑設計軟件,從懵懂到逐步理解建筑規范、構造做法、材料特性,隨著專業知識的骨架逐漸豐滿,我學會了從總平面規劃到細部節點的整體考慮,了解了一個設計方案如何影響成本、施工難度和最終使用體驗,看到了自己參與設計的項目從圖紙變為現實,一份份成就感和價值感,讓我覺得以往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從校園到崗位,從學生到職業人,褪去的是青澀,付出的是辛勞,收獲的是能力與成長,以及對這份工作更深的理解與敬畏。我認為,設計工作不單單是設計,因為它既要滿足業主需求、預算限制,還要嚴格遵循各類設計規范、消防要求、節能標準等條條框框。一個好的方案除了要具備合規合理性,還有圖紙的精確性,加班趕圖、反復修改方案是設計人的常態,燈光下流暢的CAD線條和規范的條文備注,都是設計人辛勤工作的見證。當然,每一人的工作都不是單打獨斗,需要時常與結構、電氣、給排水、暖通等各專業工程師之間的溝通協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設計方案無沖突,才能向業主、施工方展現自己的設計理念、解答疑惑,達到令人滿意的目的。 時間的腳步總是推著我們不斷前行,經歷了從“知道”到“會用”的跨越,我認為職場才是成長的真正標志。世界是我們的,我們終究要接過接力棒向前奔跑,所以,我將懷揣底氣,努力學習,繼續在設計創造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同時,也期待新一屆學弟學妹們以積極心態向“新”而行,在各自未來的崗位上閃閃發光,用熱愛淬煉青春底色。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