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季】這三招,讓你從工地小白到業務骨干 |
|
|
|
親愛的新同事: 當你翻開這份入職指南時,恭喜你正式成為四局大家庭的一員。請相信,你踏入的不僅是一個實現職業價值的平臺,更是一片能讓夢想生根發芽的土壤。在這里,目標從不只是薪水單上的數字,而是親手參與建造城市地標時的驕傲,是和團隊并肩攻克工程難題后的釋然。 指南一:亮眼的履歷只是敲門磚,靠譜的擔當才是通行證 名校光環、證書堆疊是求職路上的加分項,是過往努力的見證,卻不能成為職場長跑的“免票券”。若只停留在“簡歷好看做事潦草”,再光鮮的履歷也會褪色。所以我們更看重的,是藏在履歷背后的責任心與行動力。什么是靠譜?是“事事有回音”的閉環意識,是“件件有著落”的執行能力,說到底不過四個字:讓人放心。 在永登莊浪河項目部,這種“靠譜”的擔當每天都在工地上演。前年雨季,地下管網改造段突發漏水,積水順著路面裂縫滲出,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浸泡周邊地基,影響后續施工。工區長李哥當即帶著剛上班六個月的小王沿線排查。 小王二話沒說跟著出發,路上就掏出筆記本記下管網走向、材質等關鍵信息。到現場后,他不等分配任務,主動沿著管道延伸方向排查,查看檢查井水位、試探地面松軟度、記錄隱蔽閥門井位置,還不忘提醒李哥加固松動井蓋。 經過一夜排查,險情終于排除,事后,李哥感慨:“你簡歷上的土木工程專業只是標簽,真正打動人的,是你說‘李哥你盯這邊,那邊我去查’時的擔當。” 指南二:等指令不如搶任務,勤補位才能快成長 在學校時,作業有截止日期,考試有固定范圍,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就能順利畢業。但在項目上,工期不會等你“準備好”,突發狀況不會按“教學大綱”出現。雖然有師父帶、有同事幫,但想在工程行業快速成長,必須主動跳出“等安排”的舒適區。工地上常說“手勤的徒弟學得多”,主動扛活、主動復盤的人,總能在同批入職的同事中更快脫穎而出。 永登莊浪河項目部的技術員小劉,就是“搶任務”的典型。面山修復時,剛入職的他發現樹苗成活率不足三成。不等領導安排,他主動帶著鐵鍬蹲在山坡上,記錄不同坡向的土壤濕度、光照時長,晚上翻查造林技術手冊,對比本地樹種特性。當他把“不同坡度樹苗定植深度表”和“耐旱樹種替換方案”擺到會上時,大家都驚呆了,不敢相信這是一個畢業不到一年的員工能干成的事兒。 “這小伙子眼里有活,搶著把難題啃下來了!”項目經理的贊許里,藏著小劉從“等安排”到“主動闖”的成長密碼。 指南三:耐住性子蹲馬步,扛住壓力成梁柱 在四局的工地上,“蹲得住”和“扛得起”本質上是同一個詞:扎根。剛入職時跟著師傅學看圖紙,就像學扎鋼筋骨架,先把基礎的綁扎規范練熟,才能在復雜結構里游刃有余。工程行業從沒有“速成班”,一棟樓的封頂需要幾百個日夜的澆筑,一個人的成長也需要在基坑里、腳手架上慢慢沉淀。 永登莊浪河項目部二工區區長老劉,常給新人講他剛入職的故事:“2010年,我在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現場指揮部干安全,一次,集中安置區施工進入沖刺階段,突遇沙塵天氣,揚塵超標可能導致工程暫停,而數千群眾等著入住。 我頂著“進度不能拖”的壓力,連夜帶人在工地周邊設防塵網,協調灑水車每小時全域噴淋,同時指導工人調整作業時段,那時的我啊,連續40小時守在現場,既要應對當地環保部門的監測,又要安撫著急趕工的施工隊,最終在達標前提下確保了工程如期交付。” 事后工友們說:“老劉眼里的紅血絲,比監測儀上的合格數據更讓人踏實,這才是能扛住壓力的四局安環人。” 親愛的新同事,你要記得,在四局,你的背后是幾十年水利工程的技術積淀。別怕犯錯,工地上的誤差可以修正,成長中的試錯也是財富。勇敢邁出第一步,也許在未來的某天,當你站在莊浪河畔,看著自己參與建造的河堤守護著兩岸的田野與村莊,你會明白:選擇四局,值得! |
|
|
【打印】 【關閉】 |